目前国内建筑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相当一部分的建筑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进行必要的加固以防止事故的发生,而碳纤维作为当今比较流行的几类加固方式之一,你对此有了解多少呢?今天龙腾伟业加固公司为您介绍2020年碳纤维板载加固过程中的提升强度的方法,希望可以帮的到您。
首先,碳纤维板具有高的抗拉强度
国标GB 50728-2011《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中对I级碳纤维板的抗拉强度要求是2400 MPa,目前国内外很多文献资料报道的碳纤维板的抗拉强度最高值能达到2800 MPa,而国内能达到这一水平的企业甚少,更不用提3000 MPa或以上的水平了,碳纤维板的力学性能主要由纤维增强体体积含量和树脂与纤维增强体的复合性能这两项指标所决定。现有国产的12K碳纤维原丝抗拉强度能达到5000 MPa以上,而碳纤维板中原丝的体积分数在65%以上,如此高的体积分数,为何碳纤维板的抗拉强度难以超过2800 MPa呢?那就要从复合材料的界面说起,这里指的界面就是碳纤维原丝与树脂之间形成的界面,提高二者之间的界面复配就能将碳纤维原丝所受的载荷有效地传递到树脂中。基于此,卡本研发人员在近3年的努力之下,终于发明一种可以有效提高二者界面复配的环氧树脂,成功将I级碳纤维板的抗拉强度提高到3200 MPa以上的水平,远超国内外同行,这一数据就连国内外很多中英文文献都鲜有报道。
怎样发挥碳纤维高强度的加固方式
那么对建筑物的加固,如何才能发挥这种高强度的碳纤维板的用武之地呢?我们知道,钢筋屈服时伸长率约0.18%,相比于碳纤维板破坏时的伸长率1.7%,即便在不考虑钢筋初始变形的条件下(结构完全卸载的理想加固状态)钢筋屈服时碳纤维板所能发挥的强度也不到11%,因此,普通的碳板粘贴加固并没有发挥碳纤维板高强度的优势。预应力碳板加固弥补了这一缺陷。锚具,承载着将碳板上的预应力传递到整个加固系统的使命,是整个预应力碳板系统的核心部件。对碳纤维板有效的锚固才能发挥其高强度的特点。锚具的种类很多,如:平板锚具、楔形锚具、波形齿锚具、sika锚具等等。无论采用哪种锚具,是否都能满足GB/T 14370-2015《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锚具》的锚具效率系数不低于0.95的要求呢?答案是否定的。现有文献资料[1,2]中报道的锚具在将碳纤维板张拉破坏时,仅发挥了碳纤维板极限应力的50%-80%,即锚具效率系数远低于0.95。
如何提高锚具的效率系数
那么如何提高锚具的效率系数呢?那就要从常见的锚具失效形式说起了,常见的锚具失效形式有:
1.碳纤维板脱锚(即碳纤维板从锚具中脱离,造成预应力全部损失);
2.碳纤维板滑脱(即碳纤维板与锚具中间的环氧胶层脱离,由于外部剪切应力大于胶层的剪切强度)
3.碳纤维板劈裂(在施加预应力过程中由于应力集中,造成碳纤维板提前劈裂破坏)
4.锚具裂开(在施加预应力过程中锚具因强度低而裂开)
5.锚具因疲劳失效(在循环应力测试过程中失效)
因此,只有解决了这5项常见的锚具失效形式,锚具的锚固效率系数才有望提高至0.95以上。
目前山东地区来说最受业主喜欢的加固方式就是碳纤维加固,进入2020年以来我司接到的项目工程中,90%以上的业主在不影响整体安全性的情况下要求使用碳纤维技术加固,那么碳纤维加固的优点和缺点又有哪些呢?今天山东龙腾伟业加固公司为您简单介绍。
随着碳纤维增强技术的发展,碳纤维增强技术现在不仅用于建筑增强,而且还用于桥梁增强。一些未修复的桥梁将显示老化和各种疾病现象。固有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大多数桥梁和其
首先要知道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比较高的新型纤维材料,含碳量占95%以上,力学性好, 碳纤维的抗拉强度很大,一级碳纤维3400MPa,即340公斤力/平方毫米
碳纤维加固的技术标准国内最早通过的规范是2003年《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其编号为CECS146:2003,
碳纤维从1960年代发明以来,最初在军用飞机和航天结构中得到应用,主要着眼于小丝束高性能碳纤维的开发,最有代表性的是Toray的T300和后来Hexcel的AS4,